一、实案引入:成品油行业里的发票“红冲” (一)成品油虚开案——“无中生有”的4.3万吨汽油 2022年3月,仙桃市税务局稽查局收到了上级传递的一条重大风险案源信息。信息显示,仙桃市F公司、R公司和T...
运输企业为何屡陷石化虚开案件?解析三方主体涉税风险及抗辩要点
近日,又有一家运输企业因虚接受成品油发票,并对外虚开运输发票被处理、处罚,油票流入运输领域具有较高税务风险。本文拟结合该起案例,汇总近期运输企业虚开风险多发的常见问题,并对涉案企业及其上下游的涉税风险...
涉案企业刑事合规整改制度深入发展,税款250万或不再是“门槛”
近日,新华社报道的一起某医疗企业虚开发票并抵扣税额高达290万元,通过合规整改实际控制人获缓刑一案引发关注。这表明,通过单位-负责人分案处理,虚开犯罪合规整改的条件可不受250万元税额的约束,法检共同...
无真实交易环开再审改判无罪!审视虚开犯罪构成要件及辩护要点
近期,某国企负责人因环开发票获刑15年,再审终改判无罪一案进入大众视野,引发广泛讨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构成需符合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即客观上具有虚开发票的行为,主观上亦须具有骗取抵扣税款的故意,并...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不当被定偷税,企业如何防控涉税风险?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作为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财税政策,自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该项政策以来,其适用范围不断拓宽、扣除比例不断提高,已成为企业广泛适用的一项优...
原油票变名运输票虚开上亿,购销链条各交易主体涉税风险全解
近日,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成功破获一起公安部督办的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涉案企业通过虚构交易,将原料油、粗白油等化工原料进项票,变名为运输票后向外虚开,涉案金额1.13亿元(202...
最高法回复厘清灵活用工法律关系,平台合规发展须防范税务风险
灵活用工平台在实践发展中始终伴随着各类涉税风险,或多或少阻碍了平台的健康发展。具言之,风险可以分为三类:虚开风险;帮助偷税风险;未依法代扣代缴风险。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就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提出《关...
下游企业证实真实交易,上游税局撤回《已证实虚开通知单》
近日,一则《已证实虚开通知单》被撤回的案例引发了广泛热议,已证单在发票违法案件中起到重要作用,保障了国家税收债权的实现,但其带来的风险转嫁及双重征税等问题也使其备受质疑。实践中,已证单的适用愈加普遍,...
通过“票货分离”方式对外开票,介绍人被判非法购买
随着成品油行业监管趋于数字化、智能化,通过将不带票购销或进项票富余的加油站等零售主体纳入交易链条,成品油交易衍生出多种新形式。本文拟结合一起受票企业“票货分离”取得发票抵扣进项,介绍人被定性非法购买的...
多地默认核定征收,再生资源企业所得税何去何从?
难以从上游散户处取得发票是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一大税收困境,《关于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40号,以下简称“40号文”)规定了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可以选择适用简易...
18